
5月19日,大型民族器樂劇《滹源雅韻》在繁峙縣文化館精彩上演。幽暗中,帷幕升起,空靈的樂聲從1500多年前穿越而來,引領觀眾觸摸塵封已久的北魏歷史……臺上演員手抱琵琶,隨著指尖撥動,靈動的曲調緩緩飄出。這一刻,千年古樂“活”了!“我從未想過,穿越千年只在一瞬?!币幻^眾激動地說道。
《滹源雅韻》是繁峙縣職業(yè)教育集團產教融合服務文旅區(qū)域的經濟項目,由國家一級作曲、指揮劉建斌擔任作曲、編劇和總導演,繁峙縣職業(yè)教育集團民族音樂班學生主演。作為目前山西省首部民族器樂劇,該劇突破了常規(guī)的民族器樂表現形式,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融合在一起,為觀眾打開了一扇全新的藝術欣賞窗口,極大地豐富了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


民樂為主,創(chuàng)新融合
《滹源雅韻》以故事性手法生動講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四女兒誠信公主與其愛人崔恂之間的動人愛情傳說,全劇共分《得喜》《成長》《抗婚》《逃離》《尾聲》五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旋律、凝練通俗的臺詞旁白、一招一式的形體動作和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生動勾勒出主人公敢于打破傳統(tǒng)枷鎖、反抗婚姻包辦、追求美好愛情的浪漫勇敢形象。伴隨著演員精彩的演繹,臺下觀眾無不深受感染。用千年前的樂器彈奏,舞姿也更加飄逸、曼妙起來。這不單是一場表演,更讓觀眾有了觸摸歷史、對話歷史的機會。
“傳統(tǒng)文化不應該只停留在紙面或解說里,可以通過更直觀、更形象的方式,讓藝術和公眾形成一種互動,滿足公眾對文化可感的期待?!笨倢а輨⒔ū蟊硎尽!朵镌囱彭崱氛且劳幸魳窞檩d體,融合了琵琶、竹笛和笙等中國傳統(tǒng)器樂,以及繁峙秧歌戲、北路梆子、八音會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展現出北魏時期民族音樂在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質?!耙魳贰焙汀罢Z言”的雙重表述,通過服裝、燈光、造型及多媒體舞美技術,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華美樂章。
《滹源雅韻》所講述的故事與現在繁峙縣的公主村、公主寺有很大歷史淵源?!皬臒o聲的古建到有聲的古樂,我聽見了歷史與藝術的對話,那是跨越時空的經典,流淌在心中的旋律?!鄙轿魇騽〖覅f(xié)會原主席竇明生說,“民族器樂劇這種獨特的音樂表現形式如今在中國的發(fā)展方興未艾。劉建斌老師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策劃者,將多元化的藝術形式糅合在一起,完成了這部器樂劇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可以說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和實踐?!?/p>


精心打磨,從零開始
成功沒有捷徑,在掌聲的背后,是每天長達十多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以及對每一個動作、音律精準配合的認真推敲,是辛勤的汗水與幸福的淚水交織而成的美妙交響?!胺浅8兄x臺前幕后每一位老師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以及政府給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讓我們得以走到現在?!薄朵镌囱彭崱纷鳛閯⒔ū罄蠋煪毦呓承闹?,從創(chuàng)作到登上舞臺歷經一年多的精心打磨?!耙魳肥莿⒔ū蟮纳?,他是一個在音樂領域一直奔跑的藝術家。”而《滹源雅韻》的創(chuàng)作理念也正是用中國器樂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講述中國故事,傳承民族文化,通過器樂劇激發(fā)每一個炎黃子孫基因和血肉里的傳統(tǒng)文化情懷,讓人們一起跟隨器樂劇,做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部作品最打動我的是演員們不怕苦、不怕累、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他們來自我們學校的民族音樂班,起初都是些零基礎的學生,經過老師們耐心的培養(yǎng)、個人的勤學苦練,如今終于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碧峒白约旱倪@些學生,繁峙縣職業(yè)教育集團理事長趙治斌臉上露出驕傲的神情。


繁峙縣職業(yè)教育集團的民族音樂班于2017年2月正式開班教學,以“弘揚民族文化,倡導高雅藝術,推進素質教育,展示學子風采”為宗旨,現有大專學生27人,高中學生53人,師資隊伍36人,另聘國家一級作曲、指揮劉建斌老師為樂團常任指揮?!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泵褡迤鳂方逃虒W,從教育角度講是培養(yǎng)人才,鍛造高素質的接班人;從文化角度講則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今后,我們會繼續(xù)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牢抓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精神根脈,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努力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把民樂傳承做得更好?!壁w治斌表示。(王 晟)
圖為《滹源雅韻》演出現場 劉 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