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訓謀和勝算定 冒頓計得廣武城
秦末漢初,匈奴和西漢之間的經(jīng)貿關系建立在戰(zhàn)爭基礎上,面對城中的劉邦,野心勃勃的冒頓何嘗不想一口吞掉呢?然而劉邦作為西漢開國皇帝,其政治謀略和軍事才能是非常出眾的,要想打敗他并非易事。冒頓發(fā)動戰(zhàn)爭,其實是想借機創(chuàng)造財富。在匈奴人眼里,最大的財富是什么?西漢是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而匈奴還處在奴隸社會階段,當?shù)刭F族把奴隸視為最大的財富,稱其為“貲”,每次戰(zhàn)爭結束后,匈奴貴族就會分俘虜、遷漢民,然后擄掠牛羊財物。彼時,一連吃了三次敗仗的冒頓貪婪地盯著廣武古城內的劉邦,一國之君象征著整個大漢的財富,究竟該如何得到廣武城,冒頓在苦苦思索著。
冒頓即冒頓單于,攣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tǒng)帥,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殺父自立,首次統(tǒng)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冒頓原為其父頭曼單于的太子,后來頭曼單于所愛的閼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單于就想殺冒頓立小兒子為太子,于是便派他到月氏去當人質。冒頓剛到月氏,頭曼馬上急攻月氏,兩國開戰(zhàn),作為人質的冒頓危在旦夕。月氏欲殺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蹚出一條血路,成功逃回匈奴。頭曼單于見兒子滿臉是血活著回來,認為他必成大器,遂贈兵萬余騎,從此冒頓開始了他的鐵血生涯。
艱難坎坷經(jīng)歷使冒頓成為了一個工于心計、心狠手辣的梟雄。帶兵后他制造了一種響箭名為“鳴鏑”,訓練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并下令說:“如果有誰不跟著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全力去射,就會被斬首?!泵邦D先用鳴鏑射鳥,部下皆隨之;再用鳴鏑射自己的坐騎寶馬,左右不敢射者皆被斬殺;又把自己最寵的妻子作為鳴鏑所指,不敢射者悉數(shù)盡斬;后冒頓用其父頭曼的寶馬作為鳴鏑所殺目標,左右爭先恐后射之。冒頓見手下只認鳴鏑不管目標,絕對服從自己,才露出滿意的笑容。為尋機殺父奪位,冒頓想方設法討好頭曼,終于有一天機會來臨,他跟隨父親頭曼單于去打獵,在追逐獵物時,故意率兵跑在后邊,然后他將鳴鏑射向跑在最前邊的父親。頭曼中箭跌下馬,冒頓左右皆一擁而上,跟著把箭射向頭曼單于,頭曼當場身亡。緊接著,冒頓返回都城把后母、弟弟及不服從他的大臣全部殺死,自立為單于。
冒頓即位不久,東胡王乘其立足不穩(wěn),遣使索要單于的千里馬。冒頓為麻痹東胡,不顧群臣反對,將千里馬送給了東胡王,還向眾臣解釋道:“因一馬不睦鄰國,錯!”東胡王不費吹灰之力得寶馬,于是得寸進尺提出索要單于寵妾閼氏,冒頓左右皆非常憤怒,請求出兵攻打東胡,但冒頓仍滿足了東胡王的要求,并稱“不應與鄰國因同愛一個女人,而惡化睦鄰關系。取我所幸之闕,予之”,結果被東胡王認為軟弱可欺。自此,“東胡益驕”,根本不把冒頓放在眼里,而冒頓則借機穩(wěn)固統(tǒng)治,擴充軍備。一年后,東胡再遣使索要與其臨界的匈奴國土。冒頓召集眾臣商議,群臣中有的說不能給,有的說可以給,冒頓聽后大怒,提劍站起身講道:“地,國之本也。安能把‘本’送給別人。丟了‘本’,還有國嗎?”說罷舉劍劈案,大喝“再有說‘給’者,如同此案”,然后便動員全國青壯年參戰(zhàn),親率鐵騎殺向東胡。面對突襲東胡猝不及防,還在飲宴靜候佳音的東胡王被殺,其民眾及畜產(chǎn)盡為匈奴所得,東胡遂滅。冒頓單于又乘勝西攻河西走廊雍州的月氏,迫其西徙,從而解除了匈奴族兩面的威脅。隨后,他帶領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余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qū),向北則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并了樓煩(今山西?。┘鞍籽蚝幽贤踔牭兀匦抡碱I了河套以南地區(qū)。匈奴占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qū),號稱將“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余萬,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的國家。
國力空前強盛的匈奴見中原戰(zhàn)亂,便開始不斷挑釁中原統(tǒng)治,但是經(jīng)過和劉邦的多次較量,他意識到當前盡管西漢政權根基不穩(wěn),亟需休養(yǎng)生息,但雙方若要打起仗來,必定會兩敗俱傷,要想鞏固當下統(tǒng)治,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還是離不開中原。那么,到底該如何從中原獲得更多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呢?望著眼前旌旗獵獵、威風凜凜的廣武古城,冒頓想出一個兩全之策——即放下身段謀和。
腥風血雨廣武城 和親國策血中生
隨著劉邦及其重臣進駐廣武古城,古城的歷史地位也得到進一步提高。只有處理好胡漢關系,才能維護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國家的統(tǒng)治,使國力快速恢復過來。換言之,從劉邦到達廣武古城那一刻開始,城里的一舉一動都在為構筑“胡漢和親”關系奠定基礎。
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親率三十余萬漢軍出廣武逾勾注,于銅鞮(今山西省沁縣南)破韓王信軍隊,又于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南)破其與匈奴之聯(lián)軍。劉邦聞匈奴軍屯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西北),欲擊之,派人偵察匈奴虛實。冒頓匿其精壯,故意示弱。漢使十數(shù)人連續(xù)回報,皆言匈奴可擊。劉邦又派婁敬前往偵察,未及還,劉邦即悉發(fā)漢軍三十二萬北上。婁敬回來后,指出匈奴有詐,不可輕易進兵。劉邦不聽,親率先頭部隊至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步兵未全到。冒頓單于以四十萬精騎圍劉邦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凡七日,漢軍內外聯(lián)絡中斷,無法相救。劉邦采納陳平之計,重賂匈奴閼氏,在閼氏勸說下,冒頓解圍之一角,漢軍乃得突圍,至平城與主力會合,匈奴引兵北去,漢亦罷兵。劉邦返回廣武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囚入死牢的婁敬請出來,并向他檢討“吾不用公言,被困平城”,后賞賜其食邑二千戶,封為關內侯,號建信侯,第二件事則是將那些“言匈奴可擊”的使者,悉數(shù)盡斬。
劉邦被困白登,親身感受到了匈奴的力量,迫使他冷靜下來,圍繞“寧息戰(zhàn)亂,與民休養(yǎng)生息,醫(yī)治創(chuàng)傷,發(fā)展國力”的主題,思考該如何處理大漢與匈奴之間的關系,于是“問計于婁敬”。婁敬遂獻出和親國策,講道:“以嫡長公主嫁冒頓,匈奴國必因傾慕而立闕氏,生子必為太子。冒頓在位,為漢室的女婿,必敬大漢。冒頓下世,外孫可繼位為單于,因有血緣關系,又必和大漢和好。這樣不用一兵一卒、一劍一刃,而使匈奴稱臣,關系和好。胡漢和親,互取有無,互補長短,一統(tǒng)關內外,共同發(fā)展?!眲铧c頭稱是,決意下嫁長公主,此策定于廣武古城!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婁敬奉詔護送長公主出使匈奴,締結和親。遺憾的是這位長公主是假的,因呂后僅有一女,一聽要下嫁匈奴便日夜啼哭,拒嫁單于。沒辦法,劉邦才又從宮中選才藝雙佳之女,冒名公主下嫁冒頓。劉邦采用和親政策,持著忍讓的態(tài)度,而冒頓卻愈益驕橫。盡管他成為了大漢的女婿,卻還在縱兵擄掠,特別是在西漢所轄云中、遼東等郡,每年被匈奴兵擄去的人口達一萬余人。但是漢朝贏得了時間,能致力發(fā)展生產(chǎn),國力、民力迅速增強,到漢景帝時僅十幾年時間,漢朝就已經(jīng)十分強盛,匈奴僅能“小入盜邊”,六十年后的漢武帝時,軍事實力對比完全不復以往。應該可以這樣講,沒有劉邦的和親,就沒有漢武帝的真正統(tǒng)一。
昔日金戈鐵馬、巍峨聳立的廣武古城,而今卻面目全非地被埋在黃土之下,曾經(jīng)震天動地的人嘶馬嘯聲,亦消失在空曠的宇宙中,那些英勇士兵們的軀體也早已化作塵土,歸于天地間。廣武古城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逐漸消失在歷史舞臺,各方付出的代價共同編就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文化花圃,使“胡漢和親”這顆歷史文化種子得以萌芽、開花、結果。這顆種子飽吸雁門關天地之精氣,兼容胡漢兩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深深扎根在土壤里,經(jīng)久不衰……
廣武古城,一塊值得我們珍視的歷史文化沃土。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