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來研學的學生們近距離觀察地貌。資料圖片
國慶中秋“雙節(jié)”期間,大同土林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憑借獨特的地質奇觀與豐富的科普內容,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研學旅行,被譽為“行走的大課堂”。
走進景區(qū),黃褐色的土柱群在陽光下錯落林立,溝壑縱橫的地貌宛如“大地雕塑”,游客們紛紛駐足拍照,傾聽導游或高音喇叭講解,感受數萬年地質演變的神奇。通過圖文展板和實物對照,展示了土林的形成原理,弄清了土柱上不同顏色土層所代表的不同的地質年代,使科普知識融入游覽全程。
針對親子家庭與學生群體,景區(qū)推出的“小小地質勘探家”研學活動備受青睞。孩子們手持放大鏡、地質錘,在工作人員指導下觀察土層結構、采集巖石樣本,在實踐中了解黃土高原的生態(tài)變遷。來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表示:“帶孩子來不僅看了美景,還學到了地質知識,這種‘玩中學’的形式特別有意義?!?/p>
近年來,大同土林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與當地杜莊鄉(xiāng)黨委聯(lián)手合作,主打科普研學旅行這張牌,以“科普+研學+旅行”為核心抓手,先后建成3條科普走廊,制作了1500多平方米的科普展板,將自然奇觀與知識探索深度融合,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假期前兩日,日均接待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兩成。
景區(qū)負責人介紹,國慶期間景區(qū)嚴格落實分流引導等措施,增設便民服務點,提供熱水、應急藥品等服務,確保游覽安全有序。下一步,景區(qū)還將持續(xù)豐富研學課程體系,讓土林不僅成為旅游打卡地,更成為科普教育的天然課堂。
本報記者程國媛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