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8月9日消息(記者郭淼 謝元森 贛州臺記者沈漢華)據(j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首條永磁磁浮技術工程試驗線將于9日上午在江西省興國縣竣工,標志著我國首條磁浮空軌“興國號”將正式投入使用。
江西興國縣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范線全長878米,為2車輛編組,定編88人,設計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120公里?!芭d國號”車輛總體設計體現(xiàn)出著名將軍縣的紅色文化基因,被譽為“紅軌”。江西理工大學永磁磁浮技術與軌道交通研究院院長楊杰介紹說,永磁懸浮技術是獨立于常導磁懸浮、超導磁懸浮之外的第三條技術系列,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
楊杰:“紅軌”是采用永磁懸浮技術實現(xiàn)輪軌關系的支撐,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把永磁懸浮技術應用于客運列車的設計當中。
我國稀土資源豐富,儲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前列,而永磁材料是稀土的重要應用領域。
中鐵科工集團空軌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徐國學:通過特殊工藝,在金屬中添加釹鐵硼等稀土材料制備高性能的永磁體,不同的配比達到設計的懸浮高度不一樣。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