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37℃的洗澡水覺得涼,37℃的氣溫卻熱到抓狂 |
2025年09月28日 11時08分 科普時報 |
科普時報記者 陳 杰 你是否發(fā)現(xiàn),當人體在37℃的氣溫下,會燥熱難耐,而洗澡水溫是37℃時給人感覺卻是涼涼的? 江蘇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錢冠宇解釋,人體正常的體溫通常在36-37℃,對外界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人體主要通過皮膚,以輻射、出汗蒸發(fā)等方式散熱,來維持體溫穩(wěn)定。但皮膚對冷熱的判斷,并不是只看溫度數(shù)值,身體熱量的“得失速度”更為關鍵。 “水是優(yōu)質的熱量傳導介質,導熱效率是空氣的24倍?!卞X冠宇介紹,洗澡時,哪怕水溫跟人體核心體溫一樣,水流過皮膚時也會帶走熱量。皮膚一旦感覺到熱量丟失太快,就會感覺“涼颼颼”的,沖澡時的水流越急,涼感就會越明顯。 而高溫天氣下,即便氣溫跟人體核心體溫差不多,但沒有了體內外的溫差和高效的熱傳導介質,皮膚的輻射散熱功能就不太管用了。如果此時空氣濕度再高一點點,能為人體降溫的汗液就難以蒸發(fā),皮膚僅剩的散熱功能也會隨之“停擺”。“而此時,我們身體持續(xù)產生的熱量根本就散發(fā)不出去,燥熱也就在所難免了?!卞X冠宇說。 (責任編輯:梁艷)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