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四怕!收下這份養(yǎng)肺“錦囊”,讓你秋冬少生病 |
2024年10月25日 10時25分 大河網(wǎng) |
秋季五行屬金 與人體臟腑中的肺相對應 秋季是養(yǎng)肺的最佳時節(jié) 養(yǎng)肺不僅能增強秋季的健康 還能為冬季打下堅實的基礎 秋季口干咽干、咳嗽、流感 幫你科學應對、正確養(yǎng)肺 秋季養(yǎng)肺正當時 肺有四怕 1.肺怕燥 秋季逐漸轉(zhuǎn)為干燥,易耗傷津液。 津液不足的癥狀:口渴、口干舌燥、咳、大便干、口唇干裂、皮膚干、眼干等。 深秋時節(jié),寒氣加重,燥邪與寒邪結(jié)合,表現(xiàn)為怕風、怕冷、喉嚨癢、干咳等。 采用溫潤的方法來補肺潤肺。 2.肺怕寒 寒邪最易經(jīng)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fā)散,誘發(fā)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3.肺怕熱 中醫(yī)講“肺為嬌臟”,它既怕寒又怕熱,肺受熱后容易出現(xiàn)咳嗽、痰黏難咳、煩躁不安,容易流鼻血等癥狀。如果肺胃熱盛,還可能導致面部起痘等。 4.肺怕悲 過度悲哀或憂愁,肺氣郁結(jié)、呼吸不暢、宣降失調(diào),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保護肺臟是極為重要的。 秋季養(yǎng)肺護肺非常重要,需根據(jù)不同癥狀采取相應的調(diào)理方法,及時補充津液,防止燥邪和寒邪的侵襲。 玉竹:滋陰養(yǎng)顏的良藥 如果您秋季遇到了口干、咽干、皮膚干等干燥問題,這很有可能是燥邪侵體,津液缺失導致的,這個時候不妨試試用玉竹來進行緩解。 玉竹,這味藥食同源的佳品,不僅能養(yǎng)陰潤燥,還能生津止渴,是秋季潤燥的理想選擇。 這幾類人群不適合長期食用玉竹:痰濕體質(zhì);脾胃虛弱者;風寒感冒咳嗽患者;孕婦。 如果你不屬于上述禁忌人群,不妨試試以下幾種玉竹的食療方法吧! 1.玉竹麥冬飲 功效:當茶水飲用,可滋陰潤肺,祛燥邪的同時補氣。 材料:玉竹2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 做法:將三種藥材用水洗凈,加水煮沸,煮約20~30分鐘。 2.玉竹麥冬老鴨湯 功效:這道湯不僅能滋陰潤肺、補氣,還能溫養(yǎng)脾胃。 材料:鴨肉500克、瘦肉100克、玉竹2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陳皮3克、姜3~4片、鹽少許。 做法:將鴨肉和瘦肉洗凈,切成小塊焯水;玉竹和麥冬用水泡10分鐘;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煮沸,煮約40分鐘至1小時。 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秋季是流感高發(fā)期,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護好肺氣,固好衛(wèi)氣,給自己增強抵抗力,為秋冬季的身體健康打好堅固的基礎。 預防流感,不妨家中常備紫蘇葉,能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做法:紫蘇葉10克,黃芪5克,生姜10克,麥冬15克來煮茶飲用,對于秋冬季節(jié)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小貼士:如果您平時易上火,可以把黃芪改成黨參,也能起到一定預防感冒作用。 又到了“咳咳咳”的季節(jié) 快收好這份止咳錦囊 “風為百病之長”,很多疾病都跟風邪侵體有關,秋季咳嗽,常見有風熱咳嗽、風寒咳嗽和風燥咳嗽三種類型。 ●風熱咳嗽:桔梗 咳聲洪亮、咳黃黏痰、伴隨有喉嚨痛等情況,這很有可能是風熱咳嗽。 可以用桔梗、菊花、麥冬各10克,再加一小片生姜來泡茶,能清熱、利咽、止咳。 ●風寒咳嗽:橘紅 咳聲低沉、氣急、咳稀白痰等情況,這很有可能是風寒咳嗽。 可以用3~5克的橘紅搭配5~10克的紫蘇葉,再加一片生姜來泡茶,能疏風散寒、化痰止咳。 ●風燥咳嗽:桑葉 如果喉嚨癢、干咳、咳聲撕裂感、又伴隨有口干咽干的癥狀,這很有可能是風燥咳嗽。 桑葉、杏仁、烏梅各10克來泡茶,止咳的同時還能潤燥。 注意:面對咳嗽,一定要辨清癥狀、對癥用藥。 健康小貼士 1.肺怕燥、怕寒、怕熱、怕悲。 2.秋季口干、咽干、皮膚干等干燥問題,不妨試試用玉竹來進行緩解。 3.預防流感,不妨家中常備紫蘇葉,能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4.面對咳嗽,一定要辨清癥狀、對癥用藥。 風熱咳嗽:桔梗; 風寒咳嗽:橘紅; 風燥咳嗽:桑葉。 (責任編輯:梁艷)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