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武佳)1月3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隨著《關于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我省中小學課后服務可開展的活動被確定為四類。課后服務時間一般為正常上課日的下午放學后,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于18時30分。
2020年12月31日,省教育廳聯(lián)合省發(fā)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稅務局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課后服務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學校正常放學后自愿申請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重點解決城鎮(zhèn)學校學生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不一致問題,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免費輔導幫助。
課后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四種:安排學生在指定場所自主完成作業(yè),并可進行學生作業(yè)個別答疑;安排學生參加體育、科普、藝術等各類社團組織或興趣小組,觀看適宜少年兒童的影片等活動;安排學生在閱覽室、圖書館等區(qū)域開展自主閱讀或讀書交流活動;學??山y(tǒng)一安排專題教育等有益活動。
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家長向學校自愿提出申請,學校統(tǒng)籌安排,統(tǒng)一組織,具體活動安排由學校負責。按照規(guī)定,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采取財政全額補貼課后服務經(jīng)費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采取財政部分補貼或零補貼、收取課后服務費方式籌措經(jīng)費的,由各市教育、發(fā)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認真核算,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提出財政補貼標準、課后服務費收費標準意見,報市級人民政府審定后執(zhí)行。
中小學生課后服務費屬于服務性收費,由學校向學生收取。我省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教職工在保證按質按量完成正常職責工作任務前提下,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并取得相應勞務報酬。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