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特惠網約車,掃碼付3元才開空調? |
2025年08月25日 17時20分 揚子晚報 |
夏日炎炎打個車,車內空調對駕乘舒適性不言而喻。但有網友反映,打到的網約車內“掛3元空調費二維碼”,不付費,就難享受空調服務。該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fā)討論。日前,江蘇省消保委發(fā)聲:部分平臺推出“特惠”訂單、“一口價”等低價活動時,未充分考慮司機運營成本問題,不該將經營壓力轉嫁給司機和消費者。 8月24日,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掛3元空調費二維碼”仍能搜到相關發(fā)帖和圖片,而發(fā)帖的時間大多是在今年7月份。有網友留言表示,“一口價”“特惠訂單”沒有空調可以理解,因為開空調有成本壓力。但更多的網友認為,大熱天的,開空調為乘客基本權利,不應另外收取空調費。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乘客支付的費用應視為已包含空調等基礎服務成本,平臺和司機若未提前明確告知并取得乘客同意便擅自加收費用,既違反合同約定,也違反法律關于禁止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規(guī)定。即使車內張貼“自愿消費”告示,若未在乘客下單前明確提示,仍屬單方面變更服務內容,消費者有權拒絕支付。部分平臺推出“特惠快車”“一口價”等低價活動時,未充分考慮司機運營成本問題,特惠訂單的本質是讓消費者享受價格優(yōu)惠,卻導致司機因成本壓力而縮減服務標準。低價競爭不是服務降級的理由,不該將經營壓力轉嫁給司機和消費者。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網約車平臺有義務在訂單頁面明確標注服務內容與收費標準,保障乘客的知情權。此外,平臺發(fā)放的高溫補貼存在門檻高、金額低等問題,難以覆蓋司機開空調的額外成本,平臺需進一步優(yōu)化補貼政策。 司機不應私下收取附加費,違規(guī)收費可能被乘客投訴,反而影響長期接單;若遇低價單占比高、補貼領取門檻高等問題,可通過平臺正規(guī)渠道反饋訴求。 乘客下單前要仔細查看平臺服務條款,確認費用包含的內容;理性看待司乘矛盾,高溫天氣下,可與司機友好協商調整車內溫度,避免影響出行。 通訊員 蘇消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責任編輯:梁艷) |
【關閉窗口】 |